相关视频:互不侵犯条约曾一度普遍专业股票配资资讯网官网,但签约热衷的却总是它,而撕毁的也是它自己。
从苏联成立后的第二年开始,苏联就开始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安全焦虑,因此几乎与所有邻国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。1923年,苏联首度与阿富汗缔结了第一个此类协议,并在1941年与日本牵手签署了苏日中立条约,中间没有间断过。他与所有陆地接壤的国家,诸如芬兰、波兰、捷克斯洛伐克、匈牙利和罗马尼亚等,都纷纷签署了互不侵犯条约。即使是非接壤国家,如法国、德国和南斯拉夫等,也没有例外。
需要指出的是,1940年前波罗的海三国并未划归苏联法统。早在1926年,苏联首先与立陶宛签署了互不侵犯条约,随后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也分别与苏联缔结了类同的协议。尽管日本与苏联并不接壤,当时的朝鲜半岛和东北部已被日本占领,实际上形成了与苏联陆地相接的局面。
那么,这样众多的互不侵犯条约究竟发挥了多大作用呢?事实证明,这些条约大多沦为废纸,最终要么被撕毁,要么被忽视。显然,欧洲人所信奉的契约精神在战争爆发时显得微不足道。那么,为什么德国撕毁1939年与苏联签订的互不侵犯条约成为了历史上最著名的事件之一呢?
展开剩余64%这显然是因为战争的开端是由德国挑起的。说到1939年签署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,背景颇为有趣。早在1932年和1934年,波兰就先后与苏联以及德国签订了十年期的互不侵犯条约,波兰对此倍感自豪,认为自身的安全得到了双重保障,从而对这两大邻国相对无虑。
然而,仅仅过了几个月,1939年8月23日,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署令世界为之一震,最感意外的莫过于波兰。当时波兰人心中充满疑问:苏联与德国并不接壤,它们为什么会签下这样的协议?难道两国之间即将会有新的领土争夺?
波兰人的判断没有错,没过多久,发自于西方的德国和东边的苏联在波兰的土地上展开了侵犯,曾经的苏波边界瞬间变为苏德的新边界,波兰再次遭受了分裂与侵略,时隔20年再度沦为亡国之地。
德国撕毁条约,苏联又为何紧接着也撕毁?苏联方面有其理由,他们辩称在德国侵略下,波兰政府已经逃亡海外,这意味着国家的实质存在已经不复,因此协议失效。苏联向波兰东部的出兵被描述为收复被波兰侵占的历史领土,称之为不是侵略行为而是“正当报复”。
同年11月30日,苏联对芬兰发动进攻,其出兵理由同样十分充足,声称芬兰敌视苏联,试图成为帝国主义势力侵略苏联的帮凶,因此协议失去意义,自然需要被废除。尽管在这场代号为冬季战争的交战中,苏联虽取得了一些土地,但该战争的代价也十分沉重,苏联因此被国联开除,而当时它还是国联的常任理事国之一。
总的来说,苏联在撕毁条约时都有自己的理由。当初签约时没发现对方的威胁,而当一旦意识到威胁的存在后,条约则被视为无效。这种手法非常成功,之后在处理波罗的海三国和罗马尼亚问题时,苏联也屡屡使用这样的论调。直到1945年苏联进攻日本之际,理由依旧不计其数。而至于其他国家的看法和国际社会的反应,在他们看来则是微不足道的。
发布于:天津市富华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